首页 宣城 查看内容

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——安徽往前赶|宣城:虚拟电厂书写能源革命“皖美答卷” ...

来自版块: 宣城
20
0

在皖东南青山绿水间,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掀起绿色浪潮。2025年3月,随着安徽省首家实体化虚拟电厂管理机构——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投运,这座“长三角绿电枢纽”城市再次交出亮眼答卷。从全省首笔分布式 ...

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皖东南青山绿水间,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掀起绿色浪潮。2025年3月,随着安徽省首家实体化虚拟电厂管理机构——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投运,这座“长三角绿电枢纽”城市再次交出亮眼答卷。从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绿电交易到599.6MW资源聚合平台,从民生用电“无感保障”到长三角调峰互济,宣城用创新实践诠释着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的时代担当。
破局:首创精神打开转型新局‌
走进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调度大厅,巨型屏幕上跃动的数字见证着改革力度:599.6MW聚合资源实时监控、144.2MW可调能力动态调配、2600余张绿证交易数据滚动更新。“这相当于再造了一座中型水电站。”宣城市发改委能源办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,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整合5家虚拟电厂,形成工业负荷、分布式光伏、储能等多元协同的智慧能源网络。
这份成绩单背后,是宣城在能源变革中的“抢跑”意识。早在2024年7月,当全省首批虚拟电厂试点名单公布时,宣城就包揽两席。“首笔绿电交易我们让利市场主体,就是要培育新业态。”南天能源服务公司副总经理赵舜回忆,2024年底完成的全省首单23MWh分布式光伏交易,虽未盈利却打通了市场通道,如今绿证交易、调峰服务等业务已实现稳定收益。
攻坚: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‌
在固德威智慧能源园区,屋顶光伏板与储能设备正通过虚拟电厂平台“云端握手”。“过去分布式光伏‘晒太阳’,现在每度电都产生价值。”园区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参与需求侧响应后,夏季用电高峰时主动削减负荷,既缓解电网压力,又获得每千瓦时0.8元的补偿。这种“用电更省钱”的转变,正是宣城创新电力交易机制的缩影。
图为宣城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调度大厅
国网宣城供电公司孙诗晴专责的手机里,保存着去年迎峰度夏的“战绩图”:四家虚拟电厂代理26户企业,通过柔性调节19.11万元补偿资金撬动14.42万千瓦可调负荷。“我们建立‘分钟级响应、市场化补偿’机制,让企业从‘被动限电’转向‘主动调荷’。”据悉,该市正探索将充电桩、5G基站等新基建纳入虚拟电厂,构建“全时全域”响应体系。
奋进:长三角协同彰显皖军担当‌
在宁国市经开区,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的长三角调峰互济项目,正将富余绿电输往沪苏浙。“就像‘电力滴滴’,哪里需要送哪里。”宣城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主任打了个比方。自2024年8月接入长三角能源协同平台以来,该市已累计完成13.8万千瓦跨省调配,减少弃光率12个百分点。
这种区域协同正在催生裂变效应。在“宣城样本”带动下,合肥虚拟电厂主动接入管理中心,省内首个跨市虚拟电厂联盟初现雏形。“我们正编制《虚拟电厂建设导则》,为全省推广提供标准化方案。”管理中心技术专家透露,年内将实现与浙江湖州、江苏无锡等地的绿电互认交易。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节点回望,宣城虚拟电厂已形成“政府主导、电网主建、企业主体”的生态圈。从300户光伏家庭增收致富,到26家工业企业降本增效;从599.6MW清洁能源并网消纳,到144.2MW弹性负荷精准调控,这幅“感恩奋进”的能源新图景,正在书写安徽绿色崛起的生动注脚。
(喻学超 汪成俊)
文章来源:中安在线         作者:喻学超 汪成俊
免责声明: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:“大皖在线”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大皖在线联系。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本网站所转载信息已注明著作权归属所有及作者,非用于商业用途。文章素材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
广告合作邮箱:hezuo@dawanonline.com 投诉邮箱:tousu@dawanonline.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dawanonline.com
Copyright ©2024-2025 Dawanonline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