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3日10时许,一列阜阳发往宁波舟山港货物列车,从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缓缓启动,当天,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运营正式启动运营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正式运营”揭幕后,国铁上海局、省及阜阳市有关领导来到货运列车前揭幕。然后,列车一声长鸣,满载货物的列车缓缓启动,驶离。
“这个列车上装有50车货物,很快就从阜阳发出。”在站台上目送着货物列车驶离,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站负责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这些货物将发往宁波舟山港。
总投资超60亿元的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项目,由阜阳市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,定位为“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区域班列集结地、联动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的多式联运综合枢纽、皖北开放合作新高地、支撑阜阳城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”
其中,铁路工程依托阜阳北编组站投资建设,是集生产、储存、分拣理货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铁水联运货场,占地905亩,项目分两期建设。目前开通运营的是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一期,一期设有牵出线1条、货物线4条,其中门式钢结构雨棚1座(17775平方米)、1条商品车装卸线和2条集装箱装卸线,可满足成件包装、商品车以及集装箱等货物运输需求。
据介绍,安徽(阜阳)铁路国际物流港项目系阜阳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重要载体,打造成辐射中原、联动长三角,辐射全国、链接全球的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运营体系,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项目有三大优势,分别为区位优势、辐射优势和竞争优势。就区位优势,阜阳地理位置承东启西-连南接北,是长三角联动中原城市群的桥头堡、也是中原城市群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。阜阳位居黄淮海平原南端的淮河北岸,东靠江浙,西邻中原,作为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过渡带,阜阳是华东经济圈与大京九经济带和陇海经济带交汇处,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、市场腹地。
辐射优势为以阜阳为中心,可辐射周边150公里范围内近6500万人口,阜阳即将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,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圈经济。
竞争优势为2014年4月,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阜阳北站扩能项目前期工作,将阜阳北站从三级四场扩建至三级八场。截止到2022年,扩能后的阜阳北站每天平均到发及解编车辆约2万辆,年通货量达2亿吨。项目紧邻阜阳北编组站,利用其独有的组编、解编能力,铁路物流港作业效率将具有明显竞争优势。
大皖新闻记者 王振宇 刘旸 通讯员 罗授洲 摄影报道
编辑 许大鹏
文章来源:安徽网 记者:王振宇
已注明著作权归属所有及作者,非用于商业用途。文章素材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
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