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国内 查看内容

人这一辈子,一定要去一趟黔东南州!

来自版块: 国内
59
0

你是否好奇,山的那边有什么?现在!让贵州黔东南州来回答,壮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,美味的特色小吃,苗乡侗寨的风情“村超”“村BA”的如火热情,所有这一切,都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 ...

制图:赵芯

  你是否好奇

  山的那边有什么?

  现在

  让贵州黔东南州来回答

  壮丽的山水风光

  独特的民族文化

  美味的特色小吃

  苗乡侗寨的风情

  “村超”“村BA”的如火热情

  所有这一切

  都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

 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。吴德军 摄

  这里交通便利

  高铁高速直达

  路途上也是风景

  动车组列车从贵广高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的油菜花田旁驶过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这里是

  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

  这里也是百节之乡

  在黔东南州

  各民族村寨

  星罗棋布

  是探索

  中国传统村落与少数民族文化的

  绝佳去处

  图为航拍下司古镇。唐哲 摄

  游客在贵州大利侗寨挑选旅游商品。周燕玲 摄

  到苗乡侗寨做客

  踩芦笙,听侗族大歌,跳锦鸡舞

  喝高山流水,品长桌宴,吃酸汤鱼

  在“最后的持枪部落”

  感受对大自然的敬畏

  贵州台江苗绣。台江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贵州榕江县侗族同胞在古榕树下唱侗族大歌。周光胜 摄

  想看苗寨

  “用美丽回答一切”的西江千户苗寨

  是首选

  十二道拦门酒

  是入寨前迎客的最高礼仪

  “高山流水”

  别有“风景”

 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。 唐哲 摄

  贵州西江苗寨十二道拦门酒。雷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贵州“高山流水”敬酒礼。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

 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。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夜幕降临时

  山坡与山脚连片的寨子

  亮起星星点点的橘色灯光

  整个苗寨在夜色里

  鳞次栉比,错落有致

  观景台上

  俯瞰万家灯火

  如梦似幻

 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夜景。 唐哲 摄

 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。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游客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玩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在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地

  怎能错过

  苗族盛装的巡游

  在一片“银海”里

  惊叹苗寨手工匠人

  绝妙的审美和技艺

  苗年巡游活动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苗年巡游活动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如果想去

  更原始、更小众的苗寨

  还可以选择

  静觅的朗德上寨

  制作苗银闻名的控拜苗寨

  被誉为长裙苗农耕文化的

  天然博物馆——南花苗寨

  ……

 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禾晾“晒秋”。吴德军 摄

 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禾晾“晒秋”。吴德军 摄

  岜沙苗寨

  至今保留着

  佩带火枪、镰刀剃头、祭拜古树

  等古老的生活习俗

  被誉为“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”

  寨门口迎客的是

  一场鸣枪迎宾礼

  感受一次粗放的镰刀剃头

  岜沙苗寨村民用火枪为游客表演。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

  林木茂密的岜沙

  有着延续千年之久的“树葬”传统

  岜沙人

  一生与树为“伴”

  一出生

  父母便为其种上一棵“生命树”

  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,村民在向游客展示传统的“镰刀剃头”技艺。张素 摄

  人死后

  砍下出生时种下的那棵树

  为其做棺木

  不留坟墓不立墓碑

  并在其墓穴上再种一棵

  树被他们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

  从江县丙妹镇岜沙苗寨,村民在向游客展示传统的“镰刀剃头”技艺。张素 摄

  想看侗寨

  “侗乡第一寨”

  肇兴侗寨不可错过

  始建于北宋年间

 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

  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

  这里既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

  侗族大歌

  也有侗族最大的

  鼓楼群为代表的建筑文化

  还有以侗族银饰、刺绣、蜡染

  为代表的服饰文化

  航拍贵州黎平肇兴侗寨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航拍贵州黎平肇兴侗寨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肇兴侗寨是

  侗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

  也是以侗族文化为核心资源的

  旅游示范区

  依山而建、临水而居

  亭台楼阁,古桥流水……

 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。杨代富 摄

  走进黎平县肇兴侗寨

  这里小青瓦硬山顶的建筑

  鳞次栉比

  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鼓楼

  融于青山绿水的自然怀抱中

  又处处散发出

  浓郁的民族风情

  在鼓楼下风雨桥边

  听一曲侗族大歌

 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。杨代富 摄

  歌里有

  节气更替

  虫鸣鸟语

  高山流水

  都是侗族民众千百年来

  对于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的理解

 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举行盛装巡游欢度侗年。杨代富 摄

  “歌养心、饭养身”

  在侗家人的歌声里;

  感受自然的宁静

图为侗族同胞在鼓楼里唱侗歌。吴德军 摄

图为侗族同胞在鼓楼里唱侗歌。吴德军 摄

  除了肇兴侗寨

  还有大利侗寨

  小黄侗寨

  占里侗寨高增侗寨等

贵州从江小黄侗寨“晒秋”。吴德军 摄

  图为航拍中国传统村落占里侗寨,民居与道路、青山相映成景。卢忠南 摄

  如今的侗寨

  既有乡村的古朴

  也有时尚的魅力

  金黄的油菜花田里

  非遗时装秀正在上演

  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、便装

  及非遗与时尚集合的时装

  在花田里走秀

  也会拿上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农具

  走上秀场

  传统与自然

  古朴与时尚交融的时装

  秀不亚于国际T台

图为模特展示“非遗·时尚”的服饰。杨武魁 摄

  到了黔东南州

  怎能错过“村超”

  在足球纯粹快乐里

  感受热情奔放与激情四射

贵州“村超”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贵州“村超”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篮球爱好者

  一定要去村“BA”的球

  场和当地球员切磋一下球技

贵州“村BA”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给自己配上BGM

  做一次“灌篮高手”

  或者也能选择

  规则自己说了算的

  “姑妈篮球赛”

  让快乐尽情释放

“姑妈篮球赛”。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再看一场

  中国乡村“超级碗”斗牛吧!

  体验一次荷尔蒙激升

民众在从江县观看斗牛比赛。吴德军 摄

  到了黔东南州

  怎可错过

  换一身苗服或侗服

  到凯里市苗侗风情园里的

  绣里淘非遗集市逛一逛

绣里淘非遗集市吸引游客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顺着风雨长廊就地铺开的摊位

  售卖着新刺绣、老绣片

  银饰、蜡染、木雕、香包等

  9类约6000余种

  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手工制品

  换一身复古、时尚

  又不失民族风情的布衣

  绣里淘非遗集市里的“银饰+苗绣”组合耳饰吸引游客选购。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

  或者换一身盛装

  融入“百节之乡”的节日氛围中

  如同日月星辰般闪耀的银饰

  是苗家人对星月宇宙的崇拜

  鼓藏节、芦笙会、斗牛节

  姊妹节、龙船节、吃新节

  苗年节、侗年节、三月三

  ……

  在节日中感受黔东南州的

  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

  也在一席盛装中感受

  苗绣承载的刀耕火种历史

  和浪漫的花鸟树影

邀请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本网站所转载信息已注明著作权归属所有及作者,非用于商业用途。文章素材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。
广告合作邮箱:hezuo@dawanonline.com 投诉邮箱:tousu@dawanonline.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dawanonline.com
Copyright ©2024-2025 Dawanonline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
顶部